第2364章
周奎热泪盈眶:“陛下亲临岭南,老臣...老臣...”
朱兴明拍拍他的手,转向那台蒸汽机车:“这就是铁路?”
周奎擦擦眼泪,自豪地道:“回陛下,这就是广州至韶州铁路的首台机车,命名为‘洪武号’。
请陛下登车体验!”
朱兴明在众人簇拥下登上机车。
机车内部装饰简朴,但干净整洁。
汽笛长鸣,机车缓缓启动。
速度越来越快,窗外景物飞逝而过。
“好!
好!
好!”
朱兴明连声赞叹,“速度几何?”
随行的工程师答道:“回陛下,平常时速四十里,最快可达六十里。”
朱兴明计算道:“从广州至韶州,五百里路程,一日可达?”
工程师点头:“若中途不停,十个时辰即可到达。”
朱兴明震撼不已。
这段路程,若是骑马,最少需要五日;坐轿,则需十余日。
“国之利器,真乃国之利器啊!”
朱兴明感慨道。
当晚,朱兴明下榻在韶州行宫。
行宫内已通电力,电灯明亮,胜过烛火百倍。
周奎向朱兴明详细禀报了岭南的发展情况。
“陛下,如今岭南已建蒸汽工坊五十六座,水力工坊三十座,年产布匹可满足全国三成需求。
新建煤矿三座,日产煤千吨。
铁路已修通一百二十里,预计明年可通至湖广。”
朱兴明听得心潮澎湃:“好!
姥爷功不可没!”
朱兴明南巡返京后的第一次大朝会,气氛格外凝重。
丹陛之下,文武百官鸦雀无声,唯有御座上的天子,目光如炬,扫视着群臣。
“众卿。”
朱兴明的声音打破了沉寂,在宽阔的金銮殿内回荡,“朕此次南巡,亲眼所见,岭南之地,已非昨日之瘴疠荒芜。
新式农法,沃野千里;蒸汽机械,轰鸣不绝;铁轨纵横,一日千里。
此乃我大明之新象,亦是未来之国策!”
他顿了顿,目光落在了站在文官首列的年轻首辅张定身上。
“张爱卿。”
“臣在。”
张定应声出列,躬身听旨。
“朕欲将岭南之地,设为‘大明经济特区’,集举国之力,试行新法,推广新器。
一切政令、税赋、用工,皆可特事特办,不受旧制掣肘。
你,可愿为朕,为这大明天下,担起这统筹协调之重任?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